下汤村古迹颇多,我们进入村庄必走的廊桥便是其中之一。这座横架于大淡溪上的廊桥是下汤村连接外界的主要通道之一,几经兴废,现存的于2002年重新修建。整座廊桥纯原木结构,廊顶覆以瓦片,可以为行人起遮风挡雨之用,因之又名“风雨桥”。桥两旁有木栅栏杆,依着栏杆是长长的木椅,可供人坐卧休憩;桥身是用整棵柏树直接剖开的厚厚木板铺成,每块板直径都有三四十厘米左右,保持着原来的曲直形姿,走在这样的桥上,有一种扑面而来的林木森森浑朴天成的感觉。如今我们已无法想象当初桥的模样,也无法想象人来人往,这座桥上曾有过多少的往事变迁,但我知道,下汤村人的古道热肠没有变,他们诚挚朴实的笑颜没有变。
村口的贞节牌坊是另一处古迹,这座四柱三门的牌坊,原有三层楼高,飞檐翘角,上面有楼顶覆盖,非常的壮观。如今楼顶已毁,只留有四根坚实的石柱屹然矗立,中间两柱前后的两对石狮依然不离不弃守候其旁,牌坊高高的匾额上刻有“旌表生员汤亨韩妻杨氏节孝之坊”字样,字迹清晰可辨。牌坊虽已残损,但隐隐间仍有一股凛然之气萦绕其间。此牌坊纪念的是清时村中一位汤姓的妻子杨氏,因丈夫早亡,她始终坚守空房。一日一外地官员来此办事,看到她貌美如花容颜俏丽,想轻慢她,手碰到了她的一个手指,她回去后就自剁其指,以示清白。朝廷为表彰她的贞烈,下旨造了这座牌坊。听着这样的故事,我不禁唏嘘不已,我们的先人如何能够想象,她们曾经不惜以身体生命来捍卫的操守,如今却成为笑谈。我们总是不经意间走向事物截然不同疯狂的两面,一颗如野马般放纵的心能否在这样的牌坊前作片刻的驻足和回首,获得暂时的安宁?
“遗子黄金满籝,不如教子一经”,秉承着躬耕传读,重教传家的家训,下汤村于乾隆年间建起了当时南山最大的书院——东山书院。这个建于东山之麓的书院,据说最盛的时候,一届曾出过18个秀才,让下汤村一下子名震江南。依此,我们也可以想见当时在这里的求学人员之众,对读书求学的重视程度之深。我们来到当年书院遗址的时候,看到的是断壁残垣,荒草满院。沧海桑田,世事变迁,曾经的琅琅书声已成断壁间游走的风声,那院前临照过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小池,却依然在不绝地冒着清泉,润泽着这方土地。“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这样的耕读方式也在不断地影响着后人,让留守这里的农人多了一份儒雅和书卷气,让从这里走出去经商为官的人多了一份淡泊和沉静。
“川字水,品字塘,井字路,二十八宿走南洋。”一首民谣画出了一个美丽的村庄!大淡溪在这里自西向北转了一个大圈,才依依不舍地绕山东去,而这里的每条路每条水每块石头无不倾注着下汤人对之无限的热爱和亲近之情。
就说这“品字塘”,如果你不来看看,肯定无法想象这是怎样的塘。村中心有这样三口池塘,方方整整的结构,其中两口相距十来米,两两相对,离它们前面稍远一点还有一口方塘,不偏不倚就在它们对称的中心轴上,三口塘就这样组成一个端端正正的“品”字。这三口建于宋时的池塘,它们用来砌筑的每块石头,包括塘边可以坐的大条石,看得出都是精心挑选,大小形状相似石质相同,天然而不失规整。
说起岸边的条石, “这石头——是落了谱的!”也就是说汤氏的宗族谱里有记载。村民自豪地说,以前,有人冒充下汤来的,其他不用问,问问他品字塘边有几块大条石就知道了。原来这条石曾几何时还是下汤人的试金石,怪不得如此富有灵性。其中有块大青石,清凉如玉光洁如镜,听说村子里有哪个小孩子屁股生了疮什么的,到大青石上坐坐,什么都好了,屡试不爽,成了远近闻名的灵石,以至于炎夏时到这里的人络绎不绝。
而我一直心存疑惑,当时下汤的先人为何要在村中建这样的“品字塘”?挖一口圆形的大池塘不但方便,不是更见曲致?还是因为受这里的位置所限,只能独立地建几口方塘?还是想告诫后人更多的深意……我问池里游着的鱼儿,鱼儿摆摆尾巴,钻进了更深的水里;我问塘岸的村民,他们抬头远望南山,似有所思,却又无从说起。
夕阳的余晖笼罩着这个宁静的村庄,整洁的鹅卵石小径延伸向一个个飘着炊烟的温暖院落,闻着径边小雏菊的清香,听犬吠声声,我有一种恍然隔世的错觉。我想下汤村之所以成为今天的下汤村,是因为她七百年来的坚持和守望,她洁身自好没有随波逐流,她是浊世中的一朵清荷,诗意地绽放。